第二七三章 孔子还乡
鲁哀公十一年(前483年)春天,齐国准备进攻鲁国,要报上一年鲁国和吴国联军进攻齐国之仇,齐悼公派国书、高无平率领齐军进驻齐鲁边境的清地,随时进攻鲁国。
面对来自齐国的威胁,鲁国怎么办?
激将法
“齐国人陈兵边境,肯定是要进攻我们,怎么办?”季康子有些没主意,找来管家冉有商量。
“不怕他们,你们三个卿,留一个在国内镇守,另外两个随同国君前往边境抵抗敌人就行了。”冉有知道,齐国目前也是外强中干,国家的力量实际上都在陈家手中,国君派出来的军队强大不到哪里去。
季康子去找孟孙和叔孙商量,提议三家出兵,结果双双遭到拒绝。
“这也正常,因为国家本来就是季孙家在管理,他们两家麻木不仁可以理解。”冉有并不感到意外,这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是,该怎么办呢?”季康子愁眉苦脸。
“有什么难的?”冉有不以为然,隐隐然,他现在的地位接近于季康子了。“其实,以咱们一家的力量,对付齐国人一点问题也没有。既然那两家不愿意出兵,没关系,咱们也不用去找国君了,就用自己的兵力,就在这里以逸待劳,等齐国人杀到,咱们背城一战。”
事到如今,季康子也只能如此了,不过他决定还是去找鲁哀公汇报一下。
就这样,季康子和冉有去见鲁哀公。到了朝廷外面,季康子想了想,让冉有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去。
冉有在外面等着的时候,叔孙州仇和孟懿子来上朝了。
“哎,老冉,齐国人要打过来了,怎么整啊?”叔孙州仇走到近前小声问,尽管不想出兵,可是事关大家的利益,也没法不关心。
冉有瞥了他一眼,心里挺瞧不起他。
“这我哪儿知道啊,这都是国家大事,都是君子们才关心的,我们这样的小人管他呢。天塌下来,个头大的顶着呢。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冉有话里带着讽刺,说得叔孙州仇脸上有些挂不住。
这时候,孟懿子也凑了过来。
“小冉,别卖关子啊,说说吧。”孟懿子也问。
冉有瞥了孟懿子一眼,又瞥了叔孙州仇一眼,总共是两眼。
“对不起,这样的事情,只能跟有能力的人说,否则,说了也没用。”冉有的这句话更不客气,闹得孟懿子也是一个大红脸。
“老冉,你的意思是我们算不上是个大丈夫,不配对我们说是吗?”叔孙州仇问冉有。
“我可没说过,你们是卿啊,我不过是季孙家打工的,这样的事情应该你们告诉我才对啊。”冉有笑了,话里还带着讽刺。
叔孙州仇和孟懿子对视了一眼,无话可说,两人气哼哼地上朝去了。
两人进去,恰好季康子出来,点点头,擦肩而过。
退朝之后,叔孙州仇和孟懿子一商量,两人不约而同:“狗日的冉有瞧不起我们,我们不能让你瞧不起,我们要出兵。”
结果,两家同时整顿军马,准备出兵,反而比季孙家准备得还要早。
激将法,冉有的激将法非常成功。
在有记载的历史中,冉有是激将法的祖师爷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
三桓现在高度一致了,三家联合出兵。不过,在冉有的建议下,依然还是在曲阜以逸待劳,放齐国鬼子进来打。
具体的战术布置也都由冉有来进行,按照冉有的布置,鲁军出城驻扎,分为左右两军。右军由孟懿子的儿子孟孺子率领,颜羽为他驾车,邴泄为车右。左军由冉有率领,管周父驾车,樊须为车右。
“樊须,太年轻了吧?”季康子反对。
樊须,字子迟,也是季孙家的家臣,非常勇猛,性格直率单纯,有点像子路,今年只有二十二岁。冉有很喜欢他,去哪里都带着他。
“不碍,虽然年轻,樊须能够坚决服从命令。”冉有坚持,既然冉有坚持,季康子也就没有再反对。
叔孙家的兵力用来守城,三桓都在城里指挥守城。
从前作战,都是国家领导人亲自出战。现在,国家领导人都被安排在安全的地方了。冉有为什么这样安排?一来,三桓都是贪生怕死的货色,到时候一打仗带头逃跑,那仗还怎么打?二来,三桓不去,省得碍手碍脚了。
齐军果然一路杀到了曲阜城下,两军在城外摆开阵势。
鲁国军队的士气一向很低,大家都不想打仗。所以面对齐军,多数人在想该怎么逃跑。冉有下令冲锋,可是根本没人动。
“让我们冲,你他妈怎么不冲啊?”大家都这么想,只是不说。
冉有的冷汗已经出来了,如果打了败仗,怎么办?
“你再三申明命令吧,然后率先冲锋。”这个时候,樊须给出建议。
冉有看了樊须一眼,之后按照樊须的建议进行。
冉有快速地申明了命令,无非是冲在前面的有赏,落在最后的砍头之类。三遍之后,冉有的战车率先冲锋,身旁的亲兵们跟着冲了出去,整个左军士气大振,向齐军冲杀过去。
在鲁国这样“以德治国”的国家里,当官的如果不作出表率,老百姓是不会买账的。
鲁军左军杀入齐军右军,齐国人也怕拼命的,齐军右军当即大乱。
左军占据优势,右军呢?
右军呢?
右军在哪里?
右军已经消失了。
孟孺子带领的鲁军右军早已经逃命去了,齐军左军则在后面追赶。林不狃是孟孙家的家臣,带着他手下的兄弟昂首挺胸地撤退,看上去就好像打了胜仗一般。
“老大,快点跑吧,这样会被齐国人追上的。”手下兄弟看着心急,要求快一点逃命。
“哎,我们不比别人差,为什么要逃跑?”林不狃不同意,他还要面子。
“那,那就留下来跟齐国人打仗算了。”
“嘿,你以为跟齐国人拼命就显得你好吗?”林不狃还是不干,面子也要,命也要。
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
没多久,齐国人追了上来,结果是林不狃死于非命。
死要面子活受罪,鲁国人的面子害死人。
但是,鲁国人的可爱之处在于,不仅自己要面子,还总能给别人留面子。孟之侧算是孟孙家的勇士,逃命的时候留在最后掩护大家。还好,孟之侧也活着回来了,是最后一个进入曲阜城门的。看着城里惊魂未定的残兵败将们,孟之侧觉得大家已经很难受了,就别再显得自己多么勇敢了。
“哎,不是我想跑在最后啊,是这匹马太不给力了。”孟之侧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大家说。
“噢。”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厮也是个逃兵,也不比我们高尚到哪里去。
于是,大家都笑了。
这件事情被孔子知道之后,对孟之侧非常赞赏。
按《论语》。子曰:“孟之反(即孟之侧)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右军惨败,但是左军大胜,冉有的队伍砍了八十颗齐军的人头。因为是孤军深入,齐国人不敢久留,第二天撤军了。冉有请求追击齐国人,季康子说什么也不同意,于是看着齐国军队逃出了鲁国。
在庆功会上,孟孺子还在为自己的逃跑解释呢。
“其实啊,我虽然比不上颜羽那么勇敢,可是我至少比邴泄要强啊。颜羽当时是不想逃跑的,他很勇敢。我呢,虽然想逃跑,可是我能沉住气,我不说。邴泄这伙计胆小怕死,使劲喊‘快逃吧快逃吧’。”孟孺子把自己推干净,把逃跑的责任推到了邴泄的身上。
大家都笑了,反正算是打了胜仗,逃跑的事情就算了。
鲁国人,自己要面子,也愿意给别人面子。
机会来了
这次齐鲁之战,功劳最大的自然是冉有。季康子从前没有想到过冉有竟然还有军事才能,很奇怪他是从哪里学的。
“老冉,你的军事才能哪里学的?还是天生的?”季康子问冉有。
“是从孔子老师那里学的。”冉有说。
自从从卫国回来,冉有一直就在想怎样把老师请回来。冉有知道,季孙家对孔子意见非常大,孔子要回来,一定要过季孙这一关。好在,对孔子最不满的季孙斯已经不在了,而季康子对孔子的反感要小很多,所以,只要有好的由头,说动季康子请孔子回来就有可能。如今既然季康子问起来,自己正好把老师给扯出来。
“啊,孔子连这个也会?那,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季康子挺感兴趣,虽然父亲很讨厌这个人,可是自己并不了解这个人。不过既然冉有都这么尊重孔子,想来孔子确实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了。
“我老师啊——”冉有早就准备了一套说词,此时开始忽悠,一时间,把孔子捧上了天,眼看着季康子听得发呆,冉有最后说了:“不说别的,你就看看我们这帮师兄弟们吧,我能力一般般了,好些师兄弟都比我强啊。子贡你是见过的啊,口才多好?现在做生意呢,又发大财了。如果鲁国能把我老师给请回来,不说老师的学问了,就这帮学生们,知道老师在鲁国,今后谁不帮鲁国啊?”
“这个,那,我们把他召回来怎么样?”季康子终于说了这样的话,这是冉有期待的话。
“不行。”冉有说,说得季康子一愣。“老师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如果我们去召他回来,他一定不会回来的,那么迟早有一天别的国家会重用他,对鲁国就不好了。我的意思,我们还是找国君,然后让国君派出正式的使者请老师回来。”
“好,明天就办这个事。”
冉有笑了,他决定第一时间派人去告诉子贡这个好消息。至于老师,嘿嘿,就让鲁哀公的使者给他一个惊喜吧。
季康子第二天向鲁哀公提出了建议:请孔子回来。
“好啊。”鲁哀公倒是很愿意。
原本,很快就该派出使者,可是一件事情耽误了使者出发的日期。
原来,听说齐国人攻打鲁国,吴王夫差主动来帮忙,要和鲁国一起进攻齐国。其实,鲁国并不愿意进一步得罪齐国,何况两国还是亲戚。可是夫差说了要来,鲁国也不敢说“您别来了”,还只能表示欢迎和感谢。
就这样,夏天的时候吴国大军来到,与鲁国一同进攻齐国,大败齐国之后,吴王夫差才高高兴兴地回国了。
由于这个时候子贡也在鲁国,竟然也参加了这场战争。
终于回家了
孔子现在是归乡心切,有的时候他甚至有不顾一切要回到鲁国的冲动。
事实上,就在季康子决定请孔子回鲁国的同时,孔子差一点就起身回鲁国了。
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呢?说起来,话儿有点长了。
当初晋悼公的儿子公子慭从晋国移民到卫国,公子慭的女儿十分出色,能文能武而且非常漂亮。一次打猎,公子憝让他女儿为他驾车,结果被卫国国君的侄予太叔懿子看到,立马惊艳,于是邀请公子慭父女去家里喝酒,喝酒的时候当面求亲。太叔懿子也是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公子慭父女也都喜欢他。
按理,两家都姓姬,同姓不婚。可是晋国人本来就不在乎这一点,而太叔懿子又实在太喜欢这个女子,于是两家也不管那些臭规矩了,就成了亲。
后来他们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名叫太叔疾。太叔疾的性格长相就像他的母亲,长大之后就成了卫国有名的美男子,绝对的少女杀手。
太叔疾娶了宋国子朝的两个女儿,姐姐是妻,妹妹算妾,可是太叔疾就喜欢妹妹。
当时卫国掌权的是上卿孔圉,孔圉特别喜欢太叔疾,看着自己的女儿长到了出嫁的年龄,常常叹息找不到太叔疾这样的女婿。
机会很快到了,太叔疾的老丈人子朝在宋国的权力斗争中落败,逃亡到了国外。孔圉决定趁火打劫,派人去找太叔疾,说是你老丈人现在是宋国的敌人,而宋国和卫国关系很好,所以宋国的敌人就是卫国的敌人。为了两国关系的世代友好,我们要跟子朝划清界限。因此,为了国家的利益,你必须把你的老婆休了。为了表彰你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决定把我的女儿嫁给你。
趁火打劫,绝对的趁火打劫。别人是抢财抢物,孔圉是抢女婿。
太叔疾不敢违抗孔圉的命令,只好跟子朝的两个女儿离婚,做了孔圉的女婿。不过,太叔疾是个重感情的人,舍不得那个妹妹,于是偷偷在宋卫边境的地方修了房子,把那个妹妹安置在那里,自己则是初一十五这么轮着走。
孔圉的女儿如果深明大义,睁只眼闭只眼,这事情也就这样了。可是孔圉的女儿受不了,告诉了父亲。结果孔圉大怒,准备攻打太叔疾。
在下定决心攻打太叔疾之前,孔圉去向孔子请教这个问题。
“祭祀的事情,我略知一二;兴兵动武,我一无所知。”孔子这样回答,意思很明白,就是反对动武。
之后,孔子感觉到孔圉很让他失望,这样下去卫国恐怕内乱,孔子于是决定不顾一切回鲁国。不过在收拾行李的时候被孔圉知道了,于是上门挽留,并且承诺决不出兵攻打太叔疾,孔子这才算留了下来。
这就是上一次孔子差点回鲁国的过程。
配乐歌曲:《故乡的云》。
后来,孔圉没有攻打太叔疾,但是把女儿给抢了回来。再后来,太叔疾跟一个有夫之妇偷情,结果几乎被捉个现行,光屁股逃走,连车也被人家扣住。这家丈夫也不是俗人,把车献给了国君。太叔疾因为这两件事情羞愧难当,逃亡到了宋国。于是,太叔家族交由太叔疾的弟弟太叔遗掌管,孔圉把女儿改嫁给了太叔遗,小叔子变老公,嫂子变老婆了。当然,这都是后话。
鲁哀公十一年冬,鲁哀公的特使终于来到了卫国。
“孔子先生,国君请您回国,一切待遇按照当年司寇的规格。”特使代表鲁哀公发出邀请,承诺了待遇,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的礼品。
“啊,那什么,太好了。”孔子喜出望外,这是他盼望了许多年的一天啊。
这样回去,太有面子了。
孔子盛情招待了鲁哀公的特使,当天就让弟子们收拾行囊,准备尽快出发。
第二天,孔子一边忙着收拾,一边派人去向该道别的人道别。于是,很多老朋友都来上门道别,也有挽留的,譬如孔圉。
可是这个时候,谁还能挽留住孔子呢?他已经归心似箭了。
孔子终于上路了,带着一群弟子们。孔子的弟子有人留在了卫国,但是大部分随他前往鲁国。子路、高柴等人就留在卫国做官,今天也都前来送行。
送行的队伍还有卫国的朋友们,上卿孔圉为首,蘧伯玉等人都来了。当时的场景十分动人,孔子对自己在卫国期间受到的关照表示感谢,并且表示,卫国是他的第二故乡,他会永远想念卫国,会永远牵挂卫国的老朋友们。
“只要我在,我就一定致力于发展鲁卫两国的友好和平关系。”孔子动情地说。
孔子的车队渐渐远去,回望送行的人们,孔子的眼角湿润了。
“老师,你喜欢卫国吗?”驾车的子夏转头问老师。子夏的眼角也是眼泪,老师归乡,自己则是离乡了。
“孩子,我怀疑如果不是在卫国,我是无法修《诗经》的。”孔子说。打心眼里,孔子喜欢子夏,喜欢子贡,喜欢这两个卫国人,喜欢卫国。
卫国,一个人杰地灵的国家。孔子大概想不到的是,他的学说将会由一个卫国人来发扬光大,而这个人就是眼前的这个孩子。孔子更想不到的是,中国历史将会由一个卫国人来改写,而这个人是他的徒孙——商鞅。
再回首,看一看卫国,孔子已经是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