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患难篇 第十三章 琴瑟合鸣

看着皇上痛不欲生的样子,珍妃也肝肠寸断。

“皇上,您要振作起来,千万不能倒下去,还有许多臣民在支持您,皇上……还会有希望的……”珍妃抬起泪眼,双手拼命地摇着皇上。

光绪帝回到寝官,珍妃迎了上来,见光绪帝泪流满面,便知原委,她走过来心疼地用手抚着光绪帝的胸口,说:“皇上,您要保重……”言罢也失声痛哭起来。

“爱妃,朕有罪啊!”光绪和珍妃抱头痛哭……

在场的宫女、太监刷的一声全跪下去,都放声痛哭。乾清官里哭声震天。

“皇上,这不怨您,您已经尽到力了。”珍妃用两手抱着光绪帝的头拼命地吻着……把脸贴在皇上的面颊上一个劲地亲着,安抚着皇上那颗破碎的心……

此时此刻,可怜的光绪帝,只有把头埋在爱妃的怀里,用那像溪河一样的泪水来冲刷他的罪过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安慰他呢?

“珍儿,我们走,我们离开皇宫,到天外去,到海外去,……我不愿再当皇帝了……让我死吧,珍儿,我还算什么一国之君啊,我连自己的国土、自己的臣民都保不住,我还配当什么皇帝啊……”

看着皇上痛不欲生的样子,珍妃也肝肠寸断。珍妃悲愤地说:“皇上,您要振作起来,千万不能倒下去,还有许多臣民在支持您,皇上,还有希望的……”珍妃抬起泪眼,用双手拼俞地摇着皇上,怕他背过气。

半天,光绪帝才哭出声来,珍妃松了一口气。

“爱妃,这究竟是为什么啊,难道是朕不爱国吗?”

珍妃泪流满面地说:“不,皇上爱国,正因为皇上爱国,爱之深所以才痛之切啊!”

“对,爱之深所以才痛之切,爱妃惟有你最了解朕。”

“皇上,您瘦多了。皇上您要保重啊!”珍妃悲哽至极。

皇上已经欲哭无泪。

傍晚,皇宫御花园传出了沉抑的琴瑟合鸣的乐声……

堆秀山御景亭前的亭台上,光绪皇帝在吹洞箫,珍妃在抚琴,光绪帝日夜陷于国难的痛苦之中,珍妃心疼万分。这天晚膳后,见光绪帝又在落泪,珍妃便把他拽到御花园抚琴散心,此刻他们都沉醉于《高山流水》的知遇情中了……

曲终,光绪帝抬起了头,感叹地说:“爱妃,你就是朕的知己。这些年来,朕遇到你,真好比伯牙遇钟子期啊!”

珍妃听了,激动地说:“珍儿也一样心情。钟子期死,伯牙摔琴断弦,从此不再抚琴。珍儿实在太感叹人间真情了。”

光绪也动情地说:“爱妃,如果我们之间,有一个没了,另一个一定要摔琴断弦,爱妃,你能做到吗?”

“不,珍儿永远不离开皇上……”珍妃流下了眼泪。

“是的,我们永远也不分开。”

光绪激动地拥抱了她。

极度的忧郁痛苦,长期的操劳使光绪皇帝终于病倒了,这几天才见好了一些,珍妃把王商送进来的两本书呈给光绪帝,说:“皇上,这是翁师及文廷式呈进来的《日本变政考》、《俄皇大彼得变政记》。现在您应该好好读一读了。”

皇上翻开书看了起来,看了一阵竟兴奋得坐了起来,说:“早就要看这两本书,一直没空,现在痛定思痛,还真要好好研究一下了。”珍妃过来把皇上扶着躺下,说:“皇上感受如何?”

光绪帝说:“我们之所以被人欺负就是因为我们国力、军力太弱。”

珍妃说:“皇上圣明,如果我们也搞维新,我们强大了,洋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爱妃,让我起来,我已经好了,我要认真读这两本书。”

珍妃替皇帝披好衣服,光绪帝坐到了他的龙椅上继续翻看着。

“明治维新,……”

“皇上准备卧薪尝胆了。”珍妃关切地在皇帝身旁坐了下来。

“对,朕决心卧薪尝胆。”

“珍儿,你说,我们中国也能维新吗?”

“能,当然能,洋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对……洋人能强国,我们也一定……”

光绪帝忽然感到一阵头晕,他用手撑着额头。

珍妃用毛巾替皇上擦去了额头上泌出的虚汗,说:“皇上,您病刚好,身体还很弱,不能激动,还是躺下吧!”

“唉……”皇上叹了口气,珍妃把光绪帝扶到了床旁,王商过来帮皇帝脱了衣服,帮他卧好。

珍妃紧握住皇上的手说:“皇上,别性急,龙体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来日方长啊!”

殄妃对王商说:“请御医。”

“是。”王商退下。

“皇上,您觉得怎么样?”

“就是有点头晕。”

御医来了,他替光绪帝把了脉后说:“皇上是肾虚肝郁,无大碍,只需调理一段时间便可康复。”

光绪帝点头说:“给我药力重一点,朕要好快些。朕还有好多要。”

“臣遵旨。不过药力虽可下重,但皇上却必须宁心静养,否则……”

“知道了,你下去吧。”

御医退后,珍妃出来问道:“皇上,御医怎么说的?”

“嗨,还是老一套,总是开轻方,不敢下药重,还总是让朕宁心静养,真是的,国耻未雪,国民未富,朕宁得下心来吗?”

“皇上,御医说得有一定道理,皇上是操心太过,积劳成疾,是不能太劳累了。”

王商来报:“皇上,翁大人求见。”

“宣,到御书房见。”

“是。”

“皇上,您的身体……”珍妃关切地问。

“没事,朕早就想召他晋见了,朕不能没有他。”

珍妃替皇上穿好衣服,王商过来搀着皇上向御书房走去。

珍妃看着皇上的背影,感动万分。心想:皇上不愧是一位年青有为的天子,为了大清的江山他操碎了心,像这样励精图治、有血性、有壮志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很难得的,珍儿为自己有幸成为这样皇帝的妃子而自豪,今生今世要永远支持他,帮助他实现富国雪耻的壮志。

王商扶着光绪皇帝到了御书虏,翁同龢赶快伏地叩首。

“老臣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万岁。”

光绪帝急步上前扶起了翁同龢,亲切地说:“翁师平身、免礼。”

“谢圣上。”

翁同龢立起后见龙颜憔悴,面色苍白,一阵心酸,顿时老泪泉涌。他唤了声:“皇上……”便泣不成声了。

光绪帝见状也咽如梗阻,难过得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两行热泪夺眶而下,才唤出了声:“翁师……”

值班太监寇连材见了背过身去饮啜起来。

光绪及翁同龢听到哭声,几乎同时转过头去。光绪帝惊想:“寇连材!老佛爷派到我身边的人,莫非他也和我一条心。”

翁同龢则叹道:“人心所向哪!”

皇上赐坐后,翁同龢等皇上回到龙椅上坐下后,自己也在一旁坐了下来。

“皇上龙体欠安,请皇上千万要保重……”说着声音又哽咽起来。但他马上强压住悲痛说道:“皇上,今日求见,一是向皇上问安,一是想向皇上举荐一个人。”

“噢,谁?”皇上眼睛一亮。

“康有为。”

“康有为?就是那个带头写‘公车上书’的举人?”

“对,他已经中了进士了。”

“皇上,”翁同龢又说:“康有为是一个很有血性的人,他主张图变救国,他认为只有效法西洋,铲除旧制才能救中国。皇上请看他请我转交皇上的《上皇帝第五书》。”

翁同龢给皇上呈了上去。

光绪帝在御案上展开看了起来。“国会、议院……宪法……尽革旧俗,一意维新”,光绪饶有兴趣地读着。

光绪又兴奋地说:“翁师你听:‘宗社存亡之机,在于今日;皇上友愤与否,在于此时。’说得太好了,太好了。”

翁同龢说:“他说得对,他是在告诫我们不能苟安,国耻未雪啊!”

“翁师,朕要见此人,朕要重用他。”

“好!”翁同龢说:“不过听说他准备回海南了。”

“啊!快去把他留下。”

“是,皇上,老臣遵旨。”

翁同龢出了宫门便乘马车直奔康有为住址——海南会馆。

雪越下越大,翁同龢也越加心急,他不停地催促车夫快跑,生怕康有为走了。

到了海南会馆,里面人说:“康先生刚刚南归。”

“啊,走远了吗?”

“不会太远,最多到城门外。”

“追!”

“驾……”马车夫一扬鞭,马蹄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翁同龢焦急地掀开车辇向前看去……

一定要把他追回来。

这人关系着大清的命运,中国的前程。

康有为在马车上坐着,他心情十分沮丧,想到强国会被迫解散,给皇帝写的五次上书,呈了上去都如同泥牛人海杳无消息,虽说翁同龢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但却始终得不到皇上的召见,与其在北京混下去不如回家乡办学堂,等待有时机再来。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唉!没想到一腔热血竟付之东流。正想着忽见一侍仆飞跑而来,恭身秉道:“翁相国车辇随到,请康先生候等。”

“翁同龢?皇帝的老师,军机大臣。”

康有为急忙下了车,在路旁恭候。

不一会儿,只见一辆豪华马车急皲而来,马车驶到时,侍卫将须胡雪白的翁相国扶下了车。

康有为赶快跪拜下去。

“卑臣康有为给相国请安,相国吉祥。”

翁同龢急步上前扶起了康有为,气喘吁吁地说道:“康进士且留步,请返回京城。老夫成了萧何月下追韩信了。”

“翁相国,这……”

“老夫知道康进士怀才不遇,但我已向皇上举荐了你,要留你在京完全是圣意。”

康有为忙向皇宫方向拜了拜说:“圣意不敢违抗,只是,卑臣在此非但不能一展抱负,了我强国雪耻心愿,却反遭冷遇,甚至强行解散了强国会,所以……”

翁同龢说:“以前是因为皇上没有看到你的奏折,现在皇上看了你的上书十分欣赏,说非忠肝义胆,不顾生死之人,才敢这样直谏。还说要召见你呢。”

翁同龢又说:“《马关条约》后,台湾被割让,此时此刻,面临着国土被瓜分,国家需要变革富强,尤其现在正需要贤才的情况下你如何可以一走了之?”

康有为听了十分激动,便向翁同龢拜了下去,说:“谢皇上圣明,感谢相国举荐之恩,卑臣遵旨返京。”

于是在北京前门,两辆马车调转车头,并辕向城内驶回。

珍妃挽着光绪帝的手漫步来到他们最常来的御花园,珍妃说:“皇上,还上堆秀山吗?”

光绪帝抬头看了看平时最爱登高看皇宫的堆秀山,忽然脸色凝重起来,忧郁地说道:“如今,台湾被迫割给了日奉,胶州湾被德国占了,俄国并吞了旅顺、大连,法国强租了九龙半岛,日本又把福建作为了他们的势力范围,美国也趁机进来捞一把……中国就像一片可怜的桑叶正在被列强蚕噬光了,唉!山河破碎啊!……”

光绪帝边说边滴下泪来,然后愤愤地说:“不上,朕不上煤山,朕决不重演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悲剧。”

珍妃听了心里大动,他知道这是康有为上皇帝书中的警句,便把身子依偎在皇帝怀里安慰道:“不会的,皇上,决不会的,皇上现在正在思变,我们会有国强民富那一天的。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赶走豺狼,还我家园了,所以……”珍妃顿了顿又坚定地说:“所以,皇上只要坚决走变法维新的路,就决不会上煤山了。”

“真的吗,爱妃,朕真的不会上煤山吗?”

“不会的,皇上,决不会的,皇上一定会成为一位中国维新的英主。”

“啊,爱妃……”

光绪帝激动地紧紧拥抱珍妃,说:“珍妃,朕怎么吻你也不够。”

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银光洒在了这对恋人的身上。

“皇上,让我们永远心心相映。”珍妃抬起了一双明媚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绪帝。

光绪帝低下头热烈地吻了她。两颗心又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皇上,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爱妃。”皇上紧紧攥住珍妃的两手,“只要是为了变法维新,朕宁愿一死。”

“皇上,珍儿也一样,誓死跟皇上一起变法。”

“珍儿,我的爱……”两人又紧紧抱在了一起。

“皇上,夜深了,怕您受凉,我们回宫去吧。”

“不,朕不冷,就让我们这样依栏抱着,直至天明……”正是:

《诉衷情·月夜誓》

山河破碎泪未干,与卿叹国殇。鼓角干戈将息,痛定思痛切。

御花园,月夜茫,亭栏旁,双手紧攥。誓取江山,宁愿魂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