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招贤纳士 2、山道偶遇,诚谒军师冯国用
朱元璋攻下定远之后,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招兵买马,扩充军事力量。在计降驴牌寨之后,朱元璋一举得到横涧山的民兵二万。从横涧山回程的路上,因选择走山路,朱元璋遣人领着收归来的民兵先行,自己和几个侍卫殿后。
一夜奔波,至清晨时分,朱元璋和他的后阵人马行至一座山,山有牌为“妙山”。一眼望去,此山平坦,林木秀美,时有鸟鸣,清晨的阳光斑斑驳驳,影影绰绰。朱元璋正要询问,却听山中有读书声,朱元璋心中倍加好奇。领人沿路上山,渐行渐近的时候,朗朗的书声清晰可辨,原来那人读的是《孙子兵法》。朱元璋心想此人定非凡俗之人,想要一见的心情更强烈了。
行至半山腰,方见一人,朱元璋下马行礼道:“不知刚才读书之人是否是先生?”
那位读书人身着青衣,一副睿智清朗的模样,朗声笑道:“敢问这位将领是……?”
朱元璋瞅瞅自己的军衣战马,赔笑道:“打扰先生雅致,在下朱元璋路经此处,听闻……”
“原来是朱公子,久闻大名,在下冯国用。”那人以礼相敬。
朱元璋早在刚取定远时,就听说过冯国用和他的兄弟冯国胜两个人。冯国用深沉有计谋,而冯国胜骁勇有智略,而且听闻冯国胜出生的时候,满屋子黑气不散,人言必能成就大事,颇有传奇色彩。一直没有机会会面,今日巧遇,心中喜悦,思量无论如何要拉拢过来。
朱元璋谦卑地说:“先生过奖,久仰先生大名。早闻冯先生和兄弟在山中结寨自保,想必此妙山就是先生的寨子吧?”
冯国用道:“公子原来知道这妙山的情况啊,看来并非路过,莫非有什么事情?”
冯国用边说边露出警惕之色,他知道最近朱元璋攻下定远后,正在积蓄力量,已经降服了驴牌寨的民兵。
朱元璋恳切地说:“确是路过,听闻先生读书声,心下好奇,方才打扰至此,望先生见谅。”
冯国用见朱元璋只是带着两个随从,也未见山下有兵,放下心来。
朱元璋最擅长的就是观察人心,窥测人的情绪,见冯国用并无敌意,对自己也无反感之情,即说:“可否在此青山碧水处,和冯先生随便聊聊,还望能有缘见到冯先生之弟。”
冯国用见朱元璋说得诚恳,并无久扰之意,即让朱元璋进去寨中相谈。
这时,朱元璋说:“可否请一位兄弟同往?”
冯国用谨慎道:“请问是何许人?”
朱元璋随意地笑道:“是先生的故交,一见便知。”
原来是秦把头,冯国用和他虽是旧知,也闻他投奔了朱元璋,但不知此时这两人一起造访妙山为何。
秦把头看出冯国用的疑问,会意地笑笑说:“冯先生好久不见,昨日和朱公子横涧山招降,路过此地,多有打扰,不请朱公子进屋喝杯茶吗?”
冯国用明白了原委,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当然,当然,这边请!”
几个人一路寒暄到了寨中。这是一个不算大的寨子,但屋舍小路井然有序,寨中一切安然自得,仿若世外桃源。
见到冯国胜,朱元璋心中又是一惊,此人比起他的兄长来,少了些文气,多了几分英武洒脱,心中大喜。
得知横涧山两万民兵已经被朱元璋收归,冯国用两兄弟彼此互望一下,似有难言之处。只见冯国用长叹一声道:“寨中不过几百人,在这乱世中,我兄弟二人不过想让身边的人过安稳的日子,才逃隐在此,看来此处也非平安之地啊。”
朱元璋知道冯国用是担心自己对寨子有图谋,当即说道:“元璋敬重冯先生的才略和为人,今天有幸见到甚是欢心。说实话,我心中也想,若能有两位冯先生相助定能成大业,也有求贤之心情,但若先生不肯,元璋定不会有所冒犯。”
冯国用和冯国胜两人再次相视点头,朱元璋见他们还是不太信任自己,笑道:“不如这样,只要两位先生愿意,元璋随时恭候。先生也知道乱世中,个人的能力难以发挥,弱小的势力也难以发展。元璋今日所言,句句为真,即便先生不肯下山,元璋亦不会有所冒犯。”
冯国用其实早在观望,想要投靠一支有力的军队。濠州方面的情形,他一直不满,听说朱元璋的军队虽小,但纪律严明,且朱元璋讲义气,他和兄弟早就在关注朱元璋的行动。
朱元璋见冯国用无语,说道:“这样吧,元璋今日偶然造访,有所打扰,就先行离去,元璋的恳求请冯先生三思。如果冯先生不介意,元璋想和冯先生交个朋友,改日咱约冯先生吃茶谈天。”
冯先生见朱元璋一脸的诚恳和真切,秦把头又在旁边说了些好话,其实心中已经有投奔的想法,只是此时不便作出决定,谢过朱元璋,答应思考之后,会亲自拜访朱元璋。
朱元璋走后,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权衡很久,觉得朱元璋在此地的红巾军中是最有潜力的一支,且朱元璋又如此恳切请求,决定过几日整理人马家当,前去投奔。
过了几天,冯国用差人送亲笔书信至朱元璋,说承蒙公子看重,愿即日与弟国胜带领寨中壮士前来效劳。朱元璋见信很高兴,这是他所最早收纳的文才,确切的说是文武双全的有用之才。他现在不仅需要兵士,更需要参谋和将才。
傍晚时分,冯国用果然带人前来投奔,朱元璋亲自迎出定远城一里相接。见朱元璋如此有诚意,冯国用、冯国胜两人心中更加放心,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这是一个谋大事的人。
安顿人马之后,次日清晨,朱元璋亲自去冯氏兄弟的住所拜望,冯氏兄弟不胜感激。朱元璋邀他们同登城楼,站在定远城的城楼上,望着东方正在升起的太阳,俯瞰脚下这个不大的城市,再遥望濠州方向,朱元璋显得忧虑万分。冯氏兄弟一时也不知如何开口,只好静待朱元璋发言。
朱元璋望着濠州说:“不远处就是老家濠州,咱在濠州被困了好几个月,如今好不容易摆脱濠州的是非争斗,打下第一座城池,然而咱心中很迷茫,望着四野,望着脚下,不知路在何方?还请冯先生指点迷津,以图未来之发展。”
冯国用见朱元璋并无试探之意,而是真诚相问,即说:“江的那边是集庆,离这里并不是很远。”冯国用边说边指向长江的方向。稍稍沉思,冯国用接着说:“集庆乃虎踞龙盘之地,自古以来就有帝王在此建都,且集庆地处中部,有长江为天然险要,又掌控着整个江南地区的军政。公子可先把目标放在集庆,攻下集庆做根据地,整个江南地区都尽在眼前。谋江南,再四面征伐,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朱元璋听此言,仿佛集庆真的就如此可取,望着长江的方向,他神采奕奕,满怀豪情和期待,激动地说:“多谢冯先生,元璋顿时觉得天地之大,咱有了前进的方向,也有了前进的目标。”
冯国用见朱元璋对自己的话如此信任,接着说:“在下以为,公子还应教导兵士不贪图女色财物,多做好事,倡仁义,收人心,不贪图一城一池之利,广招文才武将,这样建功立业指日可待。”
朱元璋点头称是,农民出身的他在这一点上比冯国用更懂得如何爱护百姓。但冯国用的一席话,让他从迷雾中走出。此前,他虽知道濠州是不可回的,定远也非长久之地,但群雄四起,刚刚起家的他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订立路线,规划目标。如今是豁然开朗,豪情壮志在心中。
朱元璋道:“多谢先生,有先生相佐,共谋大业,元璋备感幸运。请先生屈身做咱的幕府,为咱出谋划策。”说着朱元璋以礼相敬。
冯氏兄弟就这样成为朱元璋属下最早的参谋,也指引了朱元璋更为远大的政治理想。因为投奔濠州的时候,朱元璋想的更多的还是如何改变命运,如何填饱肚皮。而此时的他,有了一定的地位,也有了一些实力,在他迷惘的时候,又遇到了有谋略的读书人,他的心胸和眼界都变了。
不久之后,冯氏兄弟即向朱元璋推荐当地名士李善长,细说李善长如何能料事,如何有才能,朱元璋心中有了下一个寻才目标。而在慢慢相处的日子中,他们对朱元璋由欣赏到钦佩,朱元璋的言行、为人、带兵练兵之严明,都让这两兄弟深深佩服。他们也更加相信,有这样英明有魄力的将领,定能成就一番大业。而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冯氏兄弟的才能也都发挥出来,爱才之人方能使人才尽力,而人才尽力方能有所成就。冯氏兄弟不仅对朱元璋最初的事业发展贡献极大,像攻克滁州、和州、三叉河、板门寨、鸡笼山,都立了大功,而且在渡江、攻集庆以及其他战役中,投入了非凡的智慧和莫大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