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首部自传体随笔集。作家以其一贯朴素无华的笔调、悲悯激昂的情怀,记录了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中,对他产生不同影响的人。包括他小学时的语文老师、他的父母、他的朋友、他的第一位责任编辑、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邻居……以及对周围发生的一些事的感触,以故事的形式表达的心情和看法。
梁晓声
《在西线的列车上》一书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梁晓声的“短”作品精选集,收录了《表弟》《捕鳇》《鹿心血》《在西线的列车上》等经典短篇小说和散文篇目。
梁晓声
本书以共和国同龄人与祖国共同走过的历程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划出共和国的年轮。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使他们激扬过也失落过;神奇的北大荒曾使他们热血沸腾,也令他们迷茫无奈。他们有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又有比亲情更高、为朋友义不容辞的友情,还有阴差阳错、充满了悲剧色彩的爱情。当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时候,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但是,他们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代人壮美的人生,刻画出共和国同龄人的年轮。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知青文学代表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和《雪城》、《年轮》、《未死的沙威》、《恐惧》等蜚声文坛。二十余年来创作实力不减,硕果累累,作品已逾千万字。自1984年起,名字一直被载于美、英、澳三国的《世界名人录》。有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并被译为英、法、俄、日等国文字。创作范围极其广泛,除小说外,还包括散文、随笔、文学评论、杂文和社会时事评论等诸多文体,对中国文坛有着长久而重要的影响。
梁晓声
这是一部讲述历史同时针砭当下的时政作品。上半部分以时间为序,梁晓声回忆这个半个多世纪自己亲身参与或见证的“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80年代后期等鲜为人知的敏感历史,以散文的笔法真实记录半个世纪名人高干、大小官员、各色商人、各等物的命运,用一个个在那个极端年代里的人物经历拼凑出来这个年代的大环境,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政治牺牲品。融叙述与议论为一体,以个人命运反应大时代特征。以故事的方式剖析当今的中国现实,解读大国成长道路上的坎坷,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被隐藏的一段苦痛的历史,这段历史我们不该忘记,并且值得去反思。下半部分关注日本与美国社会问题,从中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是梁晓声近些年出游美日、法,从海外视角启发,并在世界范围内对国民性及历史进行思考的文章。全书无论是回望过去,还是刻画当代,无不针砭时弊,一阵见血,无不寄寓着梁晓声对中国人、对中国的殷切希望。书稿既保持了以往的梁氏叙事文风,其中,部分文章采用了实验写法写杂文,借用多重隐喻进行“魔幻写作”,并穿越时空进行评论,以飨读者。
梁晓声
王君生和妻子的关系谈不上恩爱,但是他和她也都不愿承认不恩爱。那是一种似是无情似有情的夫妻关系。大部分时间里,也就是每星期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似无情;星期六深夜,儿子睡实了,他蹑悄地转移到妻子那张床上以后,有那么一个来小时夫妻之间似有情,如果某星期这一个来小时内没实质性的活动内容,那么第二天连同其后的六天,妻子必将对他更加显得似无情。不但似无情,还仿佛内心里忍受着特大的委屈。所以他一向很重视星期六深夜那一个来小时的同床机会,并且尽量向妻子奉献比上一次多点儿的温柔。不消说:妻子的回报一般总要比他的奉献质量高些,他也同样需要那个。四十六岁的他对于生活的需要已经不是很多了,那个是最起码的需要项目中较为主要的一项。
梁晓声
同乡最铁,同僚最险,同学最纯。憋了多年的秘密,要一股脑地讲出。这部作品揭示了“同学聚会”的太多秘密。作家梁晓声教给当下中国人最“成熟”的生存之道。这是一本自传式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是一本少年记忆里的的《郁闷的中国人》。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数十篇,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展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在所选作品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交织,梁晓声以其真实而痛快笔法,通过很多有价值细节的描摹,刻画出了复杂而极端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恰同学少年》讲述了一次同学聚会,为官的为官,经商的经商,特殊年代的不同选择,导致了同学不同的命运结局。《梦与醉》从作家真实的梦境谈起,少年的“捡钱梦”,青年的“浪漫梦”,直到中年更现实的梦;梦与醉相通,仅有的几次醉酒经历,却给梁晓声造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我的小学》《我的中学》《致年轻同学的信》讲述了几位老师和一些可爱的同学。《父亲与茶》真实披露了作家的父子关系及苦涩的温馨记忆。《知青五篇》对于近年的若干“争议”,作家梁晓声给予了严肃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