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难当 第三节

这篇小说讲的是唐玄宗开元初年的故事,既然是以皇上和宰相们为主角,这里有必要向并不十分熟习大唐中央权力结构的部分读者做个简单的交代。

在这个时候,皇上当然是至高无上的了,但这只有在他能够安全地保有他的地位,并且有能力驾驭群臣,至少是能够控制住主掌军国重事的宰相们时才如此。

大唐的中央政权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制,即以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为权力核心。尚书省是最重要的部门,典领百官,掌理天下军政事务,有些类似于今日的国务院。尚书省的长官本是正二品的尚书令,但因为太宗皇帝当年曾任过此职,所以理当避讳,于是,尚书省的长官便由两位副职担任,即从二品的左仆射与右仆射。他们的副手是正四品上的左丞与正四品下的右丞。

尚书省中最直接掌握处理政务权力的官员是六部尚书与侍郎,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设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吏部、兵部与户部尚书常常是宰相的重要人选。

中书省不直接处理庶务,长官中书令设二人,正二品。副职是中书侍郎,正三品。他们的工作是辅佐皇上掌理军国大事。

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也是二人,正二品。副职是门下侍郎,正三品。他们的工作是掌理出纳帝命,复核政令,在发现问题时与中书省会商上奏。

大唐建元之初,宰相只有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五人。后来,由于宰相事务繁重,而且往往需要一些有独特专长的人来为皇上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建议,宰相的人选就不再仅以官品高下为准绳了,而是以处理政务的需要为目的。于是,尚书省的六部尚书、侍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侍郎,甚至秘书监、卫尉卿等职位上的官员也会被任命为宰相,标志就是在他们的官衔上加上“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果没有加上这种参政的衔名,即使是三省的长官也不能算是宰相。

所以,位于大明宫中书省内的政事堂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每日宰相们都要在这里对国家的许多重要事务做出决定,然后上奏皇上。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大唐自建元以来,曾多次改换官名和衙署名。就在距我们这个故事开篇一个多月之后的十二月,正式改元为开元元年,同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黄门监;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等等。然而,这种改变官名的事虽时有发生,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仍是以我们前面介绍的三省制为准。所以,在本篇小说中,我们就不再跟着当时的人们不断改换官称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